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在真正的民间仍然有一些艺人在为传承民间美术而默默耕耘着。王又凯先生的泥塑创作便是其中之例,对于他的泥塑我首先是通过媒体了解和认识的。他是玩着黄胶泥长大的西北汉子,他当过工人,上过外语大学,从过军,提过干,也当过大经理。早年随父命运多坎,但他对艺术的痴情却始终未改。又凯从小喜欢摆弄秦砖汉瓦,对仰韶泥土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他带着对西北黄土高原的深情厚爱,满怀艺术忠诚去为自己熟悉的家乡百姓树碑立传。两年前,笔者由画家闫巍的引见,有幸拜访了泥塑名家王又凯,一见如故而相见恨晚。看他的泥塑,再看他的人,用北方话讲整个一个“活脱儿”。其人谦和,其情真淳,其才出众,其艺真美!去年又看了王又凯泥塑展,感觉到他的作品承载着中国西北地域的广阔胸怀和文化内涵,创造了一种来自民间的博大的美。他的泥塑作品不仅得到百姓的喜爱,而且获得专家们的赞誉。毫不夸张地说,王又凯的泥塑成就在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
十多年来,他本着自己的直观感受和内在审美需求,丝毫不受商业利益的诱惑,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愿望。他从创作《女娲补天》到不久前完成的系列作品《陕西十大怪》足足有上千件之多,这些作品无不得益于黄土高坡的生活积累。他通过艺术的迁想妙得,信守拈来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呼之欲出的鲜活艺术形象。尽管他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其触觉造型感和艺术功力极好。他十分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人情物态,用简约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人物总体形象的形态和神态瞬间得以呈现,而且个个神采飞扬。用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评语来说:“王又凯的泥塑比起学院式那种无真情实感的作家式作品来,我看是强过百倍!”。
标签: 民间美术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紫红南极光其实既暗且淡 天文...
无国界上网卡 AIRSIM 实试
新角度航拍春樱盛放 缩时摄影玩...
贵价 PDF 处理工具!Expert P...
慎防 WannaCry 勒索病毒!预防...
自设网络封包优先权 NetLim...
LG G6 必学应用八式
USB 外置硬碟无法辨认
凌空挥手控制 iPhone 上下滑!...
显示卡 PCIE 模式疑问
SLIVER.tv 直播 VR 电竞赛事...
价值 HK$546!iLike Android ...
如何改善显示卡散热
HUAWEI Watch 2 上手试 手錶...
RoyQueen X6IV 蓝牙收音机的性价如何
版权所有 © 2015-2021 消费观察网 . 联系邮箱: .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8553号-3 .